一、学院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是陕西师范大学下属研究机构,成立于2025年4月25日。研究院以“三海两亚”(里海、黑海、波罗的海、中亚、西亚)为核心研究方向,依托土耳其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以及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环黑海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研究。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聚焦欧美、日本、苏联东欧研究,后逐步拓展至中亚、西亚等领域。
研究院坚持“扎根中国、国际协同、数智赋能、交叉融通、创新驱动”的宗旨,构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智库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学科交叉建设。现有研究涵盖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环黑海—土耳其—西亚研究、环里海—中亚研究、环波罗的海—俄罗斯东欧研究四大方向,并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研究院通过学术论坛、国际研讨会等形式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人文交流与学术创新。
详情请点击:https://qygb.snnu.edu.cn/ 。
二、招生专业
我校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接收专业目录和拟招生人数见下表。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推免招生人数 |
030407 人类学与世界民族 | 01世界民族政策比较研究 | 2 |
02环里海-中亚研究 |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1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4 |
02环波罗的海-俄罗斯东欧研究 |
060300 世界史 | 01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 | 10 |
02环黑海—土耳其—西亚研究 |
03环里海—中亚研究 |
04环波罗的海—俄罗斯东欧研究 |
三、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申请人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且申请人必须获得其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
4.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本科在学期间无任何处分记录。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取得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取消其硕士生录取资格。
6.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其硕士生录取资格。
7.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者可优先考虑。
8.本科专业为俄语、德语、土耳其语、法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专业,或精通以上语种的世界史、民族学、政治学专业的考生可优先考虑。
四、接收流程
1.预报名
2025年9月19日前,考生实名填写“预报名信息采集表”(网址:https://mp.snnu.edu.cn/site/newForm/index?formid=139,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填报),并加入推免接收群(群号:1056068708,进群后的昵称:报考专业+本科院校+姓名+联系电话),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2.资格初审。2025年9月1日-19日,招生单位对考生报名资料进行审核,是否符合推免生报考条件。
3.正式报名。具有推免生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 )完成网上报名,并申请我院相应专业。
4.发送复试通知。我院从审核通过的申请人中择优考核选拔,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复试通知。
5.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要求及安排另行通知。
6.凡被我院接收的推免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接收待录取通知,确认录取。否则,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五、体检
考生拟录取后应按要求进行体检。
我校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确定考生报考资格和入学资格。
六、学费、住宿费及奖助学金
我校设置有国家奖学金、厚德助学金、积学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敦行奖学金、“三助一辅”津贴、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了多元奖助体系,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见http://yz.snnu.edu.cn/jzxj/jzxj.htm。
所有被我院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和住宿费。
奖助学金及住宿的具体情况请咨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育管理科,咨询电话:029-85310349。
七、其他说明
1.我校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专业以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公布专业为准。
2.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不得办理出国手续,不得列入就业计划,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3.我校将于每年6月下旬向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4.申请人应保证全部申请材料或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因材料或个人信息有误造成的后果由申请人自负。
5.研招办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29-85310346。
学院联系人:罗老师,联系电话:029-85310348。
欢迎报考我院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